她顾不得去理会感受这些,来到自家的任务地段,把红薯放地上一摞,操起锄头朝着覆满冰霜的土地「咔嚓咔嚓」地挖开来。
不一会儿,她就感觉浑身都暖和起来了,并且已经出了汗,一身舒服多了,于是干得更加起劲。
当紫红的太阳露出山头时,她摞下锄头,开始一担一担地挑土。
太阳照得冰霜的地面雾气腾腾的,兰香身上的衣裳、脚上的鞋子和头发梢上也不停地向上冒出丝丝白汽,兰香挑着沉重的担子「噔噔」地来回奔走,这种感觉比思前想后、以泪洗脸畅快多了。
河边村人开始三五成群地来到森头坞,她们看到兰香已经在工地上挖挑开一大截了,很多人忍不住问道:“哎呀,你这个新人呢,怎么来得这么早呀?”
“绍呢娶了你这个新人真要得!你这么玩命做什么呀?”
“你来得这么早,吃了饭没有哟?事要做,身体也要紧呀!”……
兰香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们,只好朝他们笑而不答,挑着担子的脚步不停地迈。
此后兰香每天都这样,天不亮就去,干到天黑断才回家。中途别人歇气,她就坐下来吃红薯,渴了捧几捧从森头坞石壁上沁出来的水「咕咕」地喝几口;
别人回家吃午饭,她不回家,而是独自在工地上挖呀挑呀。
终于在腊月二十四的下午,她一个人完成了一家人的任务。
腊月二十四是河边村、依山村、塔底村的小年,龙头湾村姓朱的人家过农历腊月二十八,姓顾的人家过农历腊月二十六。
兰香在完成了做水库的任务后,匆匆地回了趟娘家,从两个哥哥家借了几升早米、几升糯米,要了几碗早米粉、几碗糯米粉,要了两斤猪肉和两块豆腐回来,一个人在家里过小年。
虽然是一个在家,但她还是按照婺源的习俗,做了糊豆腐和蒸菜饭,在家里请了祖宗后,才坐下来吃夜饭。
一个人、一张八仙桌子、一间百年老屋,兰香安静从容地吃完饭,把堂前家背灶台收拾得干干净净,再洗头洗澡上床睡觉。
她这么多天来起早贪黑地手挖肩扛,实在太累了,疲惫不堪的躯体很好地抵御住了纷乱思绪的侵扰,她躺上床不久就睡着了。
过了小年,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做清明果、蒸籽糕、包粽子(婺源过年不包饺子)。
粽子是清一色的灰汁糯米粽,粽衣是从山上采来的一种竹叶;
把棕叶撕成小溜片,一部分用来捆粽子,一部分头尾相接成细绳用来串粽子,五个或十个串成一串。
包粽子和蒸籽糕用的糯米,兰香已经从她哥哥家借来了,家里还差做清明果用的野艾、藠叶、豆腐和包粽子用的粽衣、棕叶。
她无法预料会不会是一个人在家里过年,不过她打算即使就她一个人在家过年,她也要和人家一样准备这些东西,她要让这间百年老屋有生机,而不能让人家看起来这个家像倒闭了一样,并且她也不能让自己停下来。
兰香和村里其他人家的女人一样,从腊月二十五开始扫扬尘、洗被褥、剪野艾、剪藠叶、做豆腐、发豆牙、采粽衣、撕棕叶,一下都不停歇地准备过大年必备的东西。
清明果的做法与包子的做法类似,不过它是用野艾做皮,这种皮不吸收果馅里的油,吃来有艾的清香,很有韧劲很有嚼头。
兰香先把锅里的水烧开,把前几天剪来的艾叶放进去煮,往灶里添了一把粗柴,往之前调好的藠叶豆腐馅里撒了一把辣椒粉拌匀后,回到锅沿边,用筷子从锅里夹起一根艾叶,用手指抿了一下,艾叶被她轻轻地一抿就抿糊了。
她知道不用再煮了,把锅里的艾叶全部捞起来,放在筲箕里沥水。
接着将糯米洗净放在饭甑里蒸,待糯米饭蒸熟后就可以做籽糕了。
饭甑下锅后,她利索地舀来早米粉和糯米粉拌匀,她要急于揉面,因此嫌筲箕沥水太慢了,抓起起锅不久的艾叶,用双手来榨艾叶里的水,她的手像麻木的一样,居然不怕烫。
她把榨了水的艾叶丢进米粉里,使劲地揉,不一会儿就把艾叶和米粉揉融了,揉出一团嫩绿的面团来。
兰香从小没了父亲,母亲改嫁后没几年也去世了,家里就她一个女的,家务活做得惯,当然很会做清明果。
她拖来两张长凳,将一个大圆匾放在长凳一头。抱来面团和馅放在长凳的另一头,提了个火桶来放在中间,坐在火桶上开始包清明果。
她抓一把米粉在双手间搓一下,再从面团上揪一小撮下来,用手搓几下,将面团搓成一个「大汤圆」,两手一压将「大汤圆」压成一个「饼」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光鲜 (综漫同人)【文野】太宰治不对劲+番外 豪门真千金觉醒了 首辅今天争宠了吗 嫁妆 穿书后我成了顶流团宠[娱乐圈] 草包公主 穿成豪门真千金她闺女[穿书] 明明如月 六宝团宠:皇贵妃她又茶又飒 偏偏占有你 你最温柔+番外 我只活到三十岁 雾港有灯 隐士计划[快穿] 无处可逃【CP完结】+番外】 装腔 做人不要太庄欧 公主快到我怀里来 全宇宙都拜倒在我的音乐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