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隔岸观火”
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四计,属于敌战计。
一、含义
“隔岸观火”
的核心意思是当敌方内部矛盾激化、秩序混乱时,我方应静观其变,让敌方自相残杀,等敌方的力量被削弱到一定程度后,再相机行动,从中取利。这一计谋强调的是坐山观虎斗,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来达到自己的目的。
二、原文及注释
原文为
“阳乖序乱,阴以待逆。暴戾恣睢,其势自毙。顺以动豫,豫顺以动。”
“阳乖序乱,阴以待逆”:意思是敌方内部矛盾公开化,秩序混乱时,我方要暗中观察,等待其发生变乱。“阳”
代表公开的一面,“乖”
是违背、不协调的意思,“阴”
表示暗中。
“暴戾恣睢,其势自毙”:敌方如果残暴凶狠,任意胡为,必然会自取灭亡。“暴戾”
是残暴、凶狠的意思,“恣睢”
是放纵、任意胡为的意思。
“顺以动豫,豫顺以动”:顺应时机而行动就会得到安逸,安逸的状态下也能顺应时机行动。这是在强调把握时机的重要性。
三、计谋典故
三国时期的袁氏兄弟之争
东汉末年,袁绍在官渡之战失败后不久病死。袁绍有三个儿子,长子袁谭、次子袁熙、三子袁尚。袁绍生前偏爱袁尚,有意立他为继承人,这引起了袁谭的不满。
曹操攻打袁氏兄弟时,袁谭、袁尚起初还联合抵抗。但曹操撤军后,兄弟俩就开始争夺冀州。袁谭被袁尚打败,退往平原。袁谭派辛毗向曹操求救。曹操的谋士郭嘉建议曹操先不要急于出兵,而是坐山观虎斗,让袁氏兄弟自相残杀。
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,按兵不动。袁氏兄弟继续内斗,袁谭最终被袁尚击败。袁尚在追击袁谭时,力量也被大大削弱。曹操看准时机,出兵攻打袁尚,轻松地攻占了冀州。随后又打败袁谭,逐步统一了北方。在这个过程中,曹操巧妙地运用了
“隔岸观火”
之计,利用袁氏兄弟的内部矛盾,坐收渔翁之利。
四、在现代的应用和启示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别搞,我是人,魔尊是啥玩意儿? 快穿:自杀后系统给我分配老婆 流放南海,赶海我有生物图鉴 宗门打工皇帝来啦 离婚后,顾总找疯了 重生八零:神医辣妻致富忙 军婚两年不回?读女儿心声去找爹 超神之开局自制超级基因成为天帝 我在万界填补遗憾 听说我是盗墓贼 风雪未停,长歌依旧 港岛我能看见未来 中宫元后 崩铁:我能前往提瓦特 水晶魔法游记 我只是想回家,怎么就成神了? 火影:圆梦劳模竟是忍界白月光! 我能提取武道经验 灵气复苏:我开启S1修仙赛季 包青天断案传奇故事汇